当年郁达夫写《故都的秋》,把北京的韵致写得婉约动人、耐人回味。可如今我住在这个四季分明的“故都”里,却难得体验到她几许风韵:夏天热得透不过气;冬天冷得出不了门;春秋两季虽说有美不胜收的风景,奈何却短暂如兔子尾巴,转瞬即逝。由此,我心底不免开始想念起英国留学生活的惬意。英国的气候宜人,那里是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湿润,非常舒适。虽说人们对英国气候中的时晴时雨颇有微词,但这样的天气特点却并非一无是处,比如,即使下了一夜的雨,你也不必担心第二天的天气,因为那里的雨水绝对不会连绵不断。雨后的清晨,凉丝丝的微风打在脸上,那感觉就像你在脸上敷了一贴补水面膜,所以英国的美女们看上去个个都肤若凝脂。英国夏季的白天比较热,晚上却凉爽宜人,不冷不热,在寂静的夜晚身盖棉被,任由脚丫子在被子里游走,真是说不出来的舒服。而且,英国非常注重环保和绿化,每家每户都如同绿树环绕的小别墅。无论住在哪里,打开窗子,总会有潮湿清新的空气涌进来,让人心中顿生一种安宁和恬淡。
校内住宿
初到英国的留学生,一般会很迷茫,偌大的城市,没有一张熟悉的面孔,心里难免忐忑不安。学校考虑到这一点,对大学一年级的学生,尤其是海外学生,一般都很照顾,会提供校内住宿资源。但是这类住宿资源比较少,住在校内的学生人数一般只占学生总数的30%左右,所以打算住在校内的学生都要经过申请这一关。学校通常会将校内住宿申请表和一些与校内住宿有关的小册子寄给确认录取的学生,想在校内住宿的学生就需要根据这些资料提前提出申请。申请得到批准后,学生在入校的时候就会安心很多,不必再为自己是否有安身之处担心了。
相对来说,在校内住宿要比在外面租房价格稍微高一点,但校内住宿肯定要相对安全些。而所谓的校内宿舍,其实就是相对集中一点的学生居住区,由学校提供,没有国内学校的定时熄灯、定时检查宿舍之类的规定,很自由;而且因为是校内的住宅区,抬头低头都是与自己身份一样的学生,大家更能互相体谅,也更容易相互沟通和交流。
记得有一年农历春节,我们很多中国留学生聚在一块儿开了一个新春party,地点就设在其中几个中国学生共同居住的一个校内公寓里。几十张东方面孔,无论是相识的还是不相识的,彼此相望都觉得分外亲切。大家一起说着熟悉的中文,“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感伤和新春将至的欣喜掺杂在一起,让人既觉心酸又备感温暖。吃完由我们各自带来的拿手菜组成的自助餐后,大家就开始唱歌跳舞了,音乐开得很响,众人尽情舞动,毫不顾忌自己此时是身处异乡。很快,校内住宅区的警察就来敲门了,告诉我们,四周公寓里的邻居投诉我们噪音太大。我们一边笑,一边向警察保证:“我们一定会小声点,小声点。”然后赶紧把音响的声音调小,警察这才带着满意的笑容离开了。我们继续狂欢,但是音乐声太小,总让人觉得缺少了狂欢的味道。最后,我们终于忍不住了,又开始大声播放舞曲,狂欢声再次充斥了整个房间。当然,没过多久,警察再次光临。这回,他脸上带着愠怒,直接命令我们解散,没有商量的余地。直到看着我们所有的人都散去后,他才放心地离开。
这件事情过去很长时间了,但直到现在,每当我们同学间说起那次在校内住宅区内的狂欢,还是会忍不住笑出声来。
寄宿家庭
刚到英国的留学生,尤其是入读语言学校学习英语的,大多会选择住寄宿家庭。一方面,寄宿家庭的环境能让人感受到家庭的氛围和亲情的温暖;另一方面,寄宿家庭的生活也有利于留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当地的文化风俗。
在入住寄宿家庭之初,房东通常会把洗衣机、烤箱、微波炉等的说明书都拿出来,给学生解释该如何使用,并就使用时的注意事项仔细叮嘱一番。如果学生在生活习惯或者其他方面有不明白的地方,只要开口询问,房东也都会热情地给予解答。在通常情况下,学生的饮食都是由寄宿家庭的主人来负责。早餐的凉牛奶和麦片或许会让中国学生不习惯,但是只要向主人略作解释或提出要求,主人一般都会满足学生的饮食要求。不过,在肠胃不造反的情况下,对地道的英式饮食和生活方式的尝试与体验不也正是我们选择寄宿家庭的一个目的吗?
因为在留学期间没有体验过寄宿家庭的生活,我对这种住宿方式并没有太多的发言权。不过,我曾听一个中国留学生讲过她住寄宿家庭的经历。当年,由于她对英国文化知之甚少,又碍于面子,因而很少和主人直接沟通自己的某些不满,由此积攒了太多的不快情绪,最终和主人大吵了一架,之后搬出了寄宿家庭。多年后她回忆说,当年的诸多不满大多是饮食方面的不习惯在作祟,当她熟悉了英国人凡事讲究直截了当的沟通方式后,再想起当年的事情,她觉得很后悔。2010年暑假,我带领学生去英国进行游学之旅时,终于也体验了一把寄宿家庭的生活。我们与当时的寄宿家庭相处得非常愉快,而这次经历也告诉我:只要学会尊重寄宿家庭主人的私人空间,礼貌地表达自己的请求,适时地学会感恩,寄宿家庭完全可以成为中国留学生在海外的另一个家。
与人合租
在英国,无论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都可以自主选择住在校外的租赁房中。英国的大学推行这种住宿方式是基于这样一个前提:在他们看来,大学生是成年人,是独立的个体,他们的自我管理和控制能力都应该非常强,根本不用学校和家长操心。当然,如果你想去校外找房子住的话,学校会提供特别细致周到的服务。每个学校都有一个住宿咨询中心(accommodation center),只要你提出租房条件,比如什么价位、距离学校几公里范围之内等,住宿中心就会无偿地给你打印一份合乎你要求的可租房名单。之后,你就可以按照名单给各个房东打电话,咨询有关房屋出租的事宜。找到自己觉得合适的房子,住宿问题就轻松解决了。整个过程简单而富有人性化。
我就是通过这种方式找到了校外的租赁房,开始了与人合租的生活。最初在考虑合租房是否符合我的要求时,我特别考虑到一点,那就是与我一起合租的人最好是英国人或者以英语为母语的其他国家的人。我的目的显而易见:在最短的时间内迅速了解西方文化,并提高自己的英语口语能力。跟老外合租很有意思,大家的生活习性相去甚远,但是都在寻求一个共同的契合点。大家共同商定合租注意事项,互相约束彼此的行为,以便相处得更为融洽。平时大家经常坐在一起交流,说说各自国家的文化,谈谈看待问题的角度等,也算是和谐共处、其乐融融。通过这些闲聊,我发现自己的英语口语水平突飞猛进,而且看到别人与自己迥异的生活方式也不再大惊小怪了。但同时,合租带来的文化冲击(culture shock)也会时不时地让我有“脑震荡”的感觉。
第一次和室友 “全家” 一起去超市的尴尬购物经历,现在想起来我仍感觉脸部发烧。那天,英国室友Berry同学驾着自己的车载着我们去超市买东西。一个普通的大学生居然有自己的车!这对于一个当年因沾了爸爸的光才坐过几次公家小轿车的我来说是个不小的“振荡”。“惊魂未定”的我被室友友好地让到了车上最好的座位——驾驶员左后方的位子上。这个位子在当今被称为“老板的位子”,因为老板右手边的位子是留给保镖的,而副驾驶的位子据说是留给老板秘书的。就这一点来说,东西方文化看来还是有共通之处的。接下来,女室友很友善地提醒我系好安全带。慌乱中,我开始寻找安全带,好不容易找到了,却不知道要把拉出来的安全带的另一端插向何方,只好把安全带虚着斜挎在自己身上。好在我们是黄昏时去购物的,否则室友一定会在看到我有了拉安全带的动作,却没有听到我扣安全带的“咔哒”声之后,发现我不会系安全带。15分钟的车程在我来说仿佛很漫长,我红着脸晕晕地就走进了传说中的supermarket。临出家门前,我曾告诉室友说我要买一些水果。可是到了水果摊前,我却愣住了:怎么没人卖货呀?体贴的女室友仿佛看透了我的心思,问清楚我打算买哪种水果后,她让我去挑要买的水果,她则根据水果的品种,在旁边的架子上找到了相对应的名称和代码。之后,她走到一个类似于我们现在的电子秤前,把我选好并装入袋中的水果放了上去,紧接着输入了水果的名称代码,按了输入键后,秤中“吐出”一个印有水果单价和总价的标签,最后把标签粘在水果袋上,搞定!这一切对于我来说,怎一个“振荡”所能形容?!现在想来,这与我们在国内超市里购买散装水果完全一样,只不过我们有专人负责称重,而在英国是完全“自助”的。
合租时交电费也很有意思。大家选出来一个爱管闲事的男生,由他专门负责跑腿去交。电费单寄过来后,谁先看见了就把它拿进客厅。大家把电费总额一平均,算出来要分摊的数目,宣布一声,所有租客都会主动地在约定的日期内把该交的钱放在客厅茶几角落的一个小罐子里,然后那个男生就跑去交电费。合租的男生室友都比较具有绅士风度,很照顾女生,这种事一般都不用女生出面,所以我在英国待了好几年也不知道电费怎么交或者到哪里去交。
合租的生活当然也有合不来的时候,但更多的还是开心的回忆。我所有的课程上完后,在写论文期间,为了节省房租,就搬到了离学校大约有四十分钟公交车程的较远的地方住,与一个印度哥们儿和两个中国哥们儿同租一个房子。那个印度哥们儿很可爱,天天用手抓饭吃,我看着实在觉得好笑,就一边学他用手吃饭,一边笑嘻嘻地嚷着让他教我如何像他那样用手抓饭而不怕烫。后来,为了避免被我模仿和“骚扰”,他每次都趁我不在的时候用手吃饭,一看我回来了,就立马改用刀叉吃饭,用得别别扭扭的,非常搞笑。现在一回想他用手抓饭的样子我还觉得很好笑。
合租的几个人相处时间长了,也会开个小型party什么的。大家喝点小酒,轻松一下,平时拘谨、口拙的人此时也会变得很健谈。大家在一起谈笑风生,场面其乐融融。对于留学生来说,这样的场合会让你在品味异域文化的同时又享受了生活,可谓“一箭双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