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学本科的申请方式主要有三种:早决定(Early Decision,简称ED)、早行动(Early Action,简称EA)和常规申请(Regular Application,简称RA)。这三种申请方式应怎样准备才能提高被录取的概率?录取结果出来之后应做哪些相应的准备呢?在此,笔者根据多年的留学咨询工作经验为大家做一些分析,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早决定
我们通常所说的早申请指“早决定”和“早行动”两种方式。申请程序上,“早行动”和“早决定”大致相同,主要区别在于:“早决定”被录取后就必须前往学校注册,“早行动”被录取后可去可不去。所以在此我们着重以“早决定”为例进行说明和分析。
“早决定”顾名思义就是提早决定申请和入读的学校。申请者在提交申请材料时,需要同时提交一份Early Decision Agreement (早决定协议),核心内容是:申请者同意在提供“早决定”选择的学校中,仅申请一所作为首选院校;一旦获得该校录取,将取消其他学校的录取结果并且不再增加申请学校。
·适宜人群
很多在“早决定”中获得理想结果的同学起到了很好的示范效应,使得越来越多的优秀学生注意到了这一申请方式,并且都争取充分利用好这个机会。大家要了解的是,并非所有学校都提供“早决定”申请方式。比如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等都已经取消了“早决定”的申请方式。另外,“早决定”并非因为申请得早而增加获得奖学金的机会,有些学校甚至会明确指出不提供奖学金给“早决定”申请者。那么,什么样的学生适合做“早决定”申请呢?
● 申请者如果能在申请截止时间前提供基本达到学校录取要求的语言成绩,可以考虑“早决定”。
● 如果申请者清楚自身定位,有着明确目标学校,“早决定”可以节省时间和精力,以便更充分地利用这些时间完成其他事情。
● 做“早决定”的最大优势在于能够尽早知道录取结果,对于一些希望留学和高考两手抓的学生来说,这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
● 如果申请者非常确定只要自己被所申请的学校录取了,就会毫不犹豫地接受offer,前去就读,也可以考虑做“早决定”申请。
·截止时间
“早决定”申请的截止时间各校有所不同,多数学校为11月1日,也有少数学校是10月15日或11月15日。还有一些学校,特别是文理学院,比如Smith College (史密斯学院)和University of Vanderbilt (范德比尔特大学)等,会提供两次“早决定”申请时间(分别称为ED I和ED II,ED II的截止时间一般为1月1日)。
·优势
如果申请者提早获得了录取,就有充足的时间计划和实施出国前要做的事情。比如可以考虑去上AP课程以获得学分;或者去上暑期课程,提早了解和熟悉美国大学的环境和学习要求;还可以去参加比较有意义的义工活动等。
·录取概率
对于符合基本要求的申请者来说,“早决定”的录取概率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比常规申请的概率略高一些。但大家也不要盲目地认为只要早提交申请,录取概率就一定大。早申请的学生被录取概率较高主要是因为申请者一般都相对优秀,做事情能有比较好的规划。对于基本条件没有达到要求的学生,并不会因为早提交申请而增加录取概率。
·注意事项
笔者根据多年的留学咨询工作经验,想在这里提醒大家,三思而后行。因为“早决定”只能在提供有“早决定”的学校里选择,而且申请截止时间较早,申请者可能在语言成绩上尚未达到学校的最低要求,还可能对该校的了解还不够,也可能因为时间仓促,无法把申请材料准备充分等等,从而导致有的申请者无法获得理想的录取结果,有的申请者获得录取之后才后悔选校不合适,所以在做“早决定”申请前,务必要考虑清楚,不要为了做“早决定”而仓促申请。因为一旦被拒之后才开始准备申请其他学校的话,时间就很仓促了,所以,笔者建议同学们在提交申请之后马上继续着手准备至少两到三所其他学校的申请材料,特别是文书的写作。
申请结果解读
·早决定
一般情况下,申请者会在“早决定”申请截止后六周左右的时间内获得录取结果通知,也就是说,11月1日截止申请的,通常会在12月15日左右知道自己是否被录取。如果不幸没有获得录取,申请者申请那些还没到截止时间的其他学校还来得及。ED II的录取结果通常会在2月15日左右发放。
有时虽然申请者已经很优秀,但相对于更优秀的学生,申请者的某方面可能还不够突出,学校没有直接决定录取,但学校方面不希望错过优秀的学生,所以也不会直接拒绝,而是给了Deferred (推迟)的决定,然后在常规申请中再次评估申请者的方方面面后决定是否录取。如果你被推迟了,意味着你还有机会争取。你不用重新提交申请(包括文书),但可以提供一些新的材料补充你在第一次提交申请之后的变化,比如新的语言成绩(托福或雅思、SAT等)、新的在校成绩,或者新的竞赛或活动经历等。
如果在“早决定”之后被拒绝,通常还有一到两周的时间准备其他学校的申请。
·常规申请
一般来说,美国大学常规申请的录取结果有以下几种:
1. 正式录取(Full Admission):经过评估后,符合要求,学校直接发放无条件录取,申请者到校后直接就读本科课程。录取信的开头往往是“Congratulations”。
2. 有条件录取(Conditional Admission):通常是申请者其他方面(特别是在校成绩)符合学校要求,但语言成绩达不到学校要求时,学校可能会给予申请者有条件录取。一般情况下,学校会给出一个去掉“conditional”的时间期限,比如允许申请者在入学前只要提供符合要求的成绩,即可去掉“conditional”,被正式录取。所以获得有条件录取的学生,最好能够在规定时间内进行相应的考试,达到学校的要求。但有的学校要求很特别,比如,波士顿大学是对托福成绩中的每个单项都有具体要求,任何一项达不到最低要求就必须去上语言课程。所以,大家一定要认真仔细地研读这一类型的录取条件。
3. 双录取(ESL/ELC/EPC/LBC):申请者语言成绩达不到学校要求但其他方面符合学校要求,学校在录取时要求学生在入学后,到学校规定的院校或者语言中心上指定课程,成绩通过后方有资格就读本科课程。有的学校要求学生入学时参加一个语言考试,然后根据考试成绩来通知学生要上的课程;也有的学校是根据学生的托福考试成绩,直接通知学生要上的英语课程。至于语言课程要上多长时间,主要取决于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
4. 候补(Waiting List):如果学校招办委员会认为申请者各方面都不错,但没有优秀到足以让他们马上决定直接发放录取,学校方面有时会给予候补的机会。也就是说,一旦已经录取的学生中有不去的,或者决定接受学校录取的学生总数低于学校希望招收并报到的人数,那么候补的申请者就有机会获得录取。获得候补资格的学生,跟上面提到的早决定录取结果的推迟的学生一样,不用重新提交申请(包括文书),但如果有问题可以联系招办人员,且可以提供一些新的材料补充你在第一次提交申请之后的变化。
5. 拒绝(Denied):通常情况下,学校不会告诉申请者被拒的原因是什么,而且一般学校是不会轻易改变录取决定的。所以,申请者一旦被拒之后就很难再争取到被录取的机会了。
录取后的准备工作
获得录取的学生,接下来要做的事情有几项:
1. 选择并确定接受录取,缴纳学费押金,预订住宿等。美国条件较好的大学一般会要求新生住校,申请者可以在预订住宿时根据自己的经济状况和生活习惯选择不同的住宿楼和室友。
2. 填写I-20表以及相应材料。如果学校的录取通知和签证所需的I-20表分别发放,还需填写或提交申请I-20表所需的材料。
3. 体检。美国每个州的免疫要求有所不同,所以,由于学校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学校录取通知包裹或者Orientation (新生报到)包裹中会有体检表,需要拿着体检表到市级保健中心核对已经注射的疫苗或体检,并请医师签字盖章。
4. 预约签证并准备签证材料。学生需要到中信银行购买指定的电话卡,按照电话卡的提示拨打大使馆或领事馆的预约电话来预约签证事宜。而签证材料,简单说来,学生签证(通常称为F1签证)需要提供的材料主要是:录取信、I-20表、DS-160表、签证相片(51mm*51mm)、留学生追踪系统费(SEVIS FEE)和签证服务费。具体请大家登录http://beijing.usembassy-china.org.cn/ (中文网站是http://chinese.usembassy-china.org.cn/)做进一步的了解。
5. 订机票。获得签证后订机票是稳妥的做法。但由于开学期间机票紧张,笔者建议大家如果有过良好的出入境记录,在美国签证政策比较宽松的情况下,可以在确定所去院校之后立即开始查询订机票事宜,有时可以购买到有折扣的机票。另外,在订机票的时候,最好了解一下是否有同行的学生,大家一起走,可以有个照应。
6. 行前准备。主要是了解自己要去的院校所在地的气候环境,购买一些生活必需品和衣物。如果身体比较虚弱,最好在国内购买少量常用药品,比如感冒药等。
从申请到获得录取再到最终成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同学们务必小心谨慎走好每一步,才能顺利踏进自己心仪已久的校园,开始愉快的留学生活。
解读美国本科申请方式及录取结果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