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锺书先生曾说:“从一种文字出发,积寸累尺地度越那许多距离,安稳到达另一种文字里,这是很艰难的历程。一路上颠顿风尘,遭遇风险,不免有所遗失或受些损伤。因此,译文总有失真和走样的地方,在意义或口吻上违背或不尽贴合原文。”近几年,笔者曾对中学生、大学生乃至研究生的英译汉翻译能力进行考查,结果发现,有相当一批学生对英汉两种语言基础知识的理解不够深入,翻译的译文确如钱先生所言,总有失真和走样的地方。究其原因,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①英语语法基础薄弱,对于句子的含义理解不够深刻,造成理解错误;②对翻译技巧不够熟悉,翻译时容易囿于原文结构,对词性、词义或词序等不敢灵活变通;③汉语词语贫乏,表达混乱,语言组织缺乏逻辑性。为了更清晰地说明这几个方面的问题,下面笔者为读者评析几道典型的英译汉错误实例。这些错误实例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由于对句子的语法结构分析不到位造成的;另一类是由于对翻译技巧不够熟悉造成的。
语法基础不扎实导致译文欠佳
语法能力是语言实践能力的前提,是把握和运用语言的先决条件,是分析句子结构和领会句子含义最根本、最有效的工具。如果语法基础不牢固或是对语法的理解有些片面,在翻译时,就会出现误解与误译。下面的几个例子就是由于对语法的理解过于片面、不够深刻而造成的。
1. It’s five months since he was ill.
【原译】他已经病了五个月了。
【评析】该句译错的几率极高,很多人会将其理解成:“他已经病了五个月了。”这样理解其实是错误的。而产生这种错误的主要原因是很多人不了解这样一个事实:当since作为连词接状语从句时,该状语从句中谓语动词的性质会影响句子表达的含义。如果since后的状语从句中的谓语动词是瞬间动词,我们可以按原句的字面意思来理解,例如,对于“It’s three hours since he left.”我们可以理解为:“他已经离开三个小时了。”因为从句中的“left”是瞬间动词。但是,如果since后接的状语从句的谓语动词是延续性动词,从句表达的意思与字面意思则是相反的,通常是指从句动作或状态的结束。请看下面两个例句:
It is two years since he lived in Beijing. (此处的“lived”是延续性动词)
他不在北京已经两年了。
All has changed since he was at home. (此处的“be at home”是延续性状态)
自他离开家以后,这里的一切都变了。
【改译】他的病已经好了五个月了。
2. He has left for five days.
【原译】他已经离开五天了。
【评析】原句看似简单,实则有一定难度。很多人认为原句是错误的,理由是里面的“left”是瞬间动词,后面不可以接表示“一段时间”的状语。这种理解是片面的。其实,这里的介词“for”是明确表示“要去多少天”,即“多少天以后回来”,因而,原句应该理解为:“他离开了,要过五天才回来。”又如:“He has come for five days.”应译为:“他已经来了,要住上五天。”
【改译】他已经离开了,要过五天才回来。
3. He loves her more than you.
【原译】他比你更爱她。
【评析】原句非常好理解。但这句话的难点在于其不仅可以理解为:“他比你更爱她。”而且可以理解为:“他爱她胜过他爱你。”因为这里的“you”既可以理解为主格用法,也可以理解为宾格用法。当将“you”理解为主格用法时,我们可以理解为:“他比你更爱她。”这时“you”后面省去了“do”或者 “love her”。当将“you”理解为宾格用法时,则“you”是“love”的宾语,原句相当于“He loves her more than he loves you.”翻译成中文为:“他爱她胜过爱你。”
【改译】①他比你更爱她。②他爱她胜过爱你。
4. Is he leaving at six or seven tomorrow morning?
【原译】他明天早上是六点还是七点离开?
【评析】很多人将原句理解为选择疑问句,所以才出现了上面的译文。然而,如果进一步思考,原句也可以理解为一般疑问句,这时的“six or seven”表示约数,因而此处也可以翻译成:“他是明天早上六七点钟离开吗?”如果在真实的语境中,我们可以通过说话者的语调来确定该句的意思:如果说话者说的是“Is he leaving at ↗six or ↘seven tomorrow morning?”(six处用升调,seven处用降调),我们要将这句话理解为选择疑问句;如果说话者说的是“Is he leaving at ↗six or ↗seven tomorrow morning?”(six和seven处都用升调),我们则要将其理解为一般疑问句。
【改译】①他明天早上是在六点还是七点离开?②他是明天早上六七点钟离开吗?
翻译技巧不熟悉导致译文欠佳
翻译实际上就是两种语言之间的“意义”转换,而不是字对字的转换。因此,在进行英译汉时,我们不但要领会英语原文表达的意义,翻译成汉语时还要做到表达准确、地道,符合汉语表达习惯。而要做到后者,我们必须熟练掌握一些翻译技巧,如正译、反译、选词、转换、增词、减词、拆句、合并、倒置、包孕、插入、重组和综合等技巧。否则,译文可能会走样,甚至无法传递原文的真实含义。以下笔者就列举几例因对翻译技巧不熟悉而造成翻译欠佳的实例。
反译法的应用
1. Are you OK?
【原译】你还好吗?
【评析】这句英语我们在英文电影中经常听到,一般来说,当某人生病、跌倒、受到碰撞等异常情况下,身边的人常会说这句话以示关心。在翻译这个句子时,我们可以根据汉语的表达习惯,翻译成:“你没事吧?”也就是说,将原文的肯定式疑问句转化成汉语中的否定式疑问句,以使译文更加地道,这便是所谓的“反译法”,即“正话反说”或“反话正说”。
【改译】你没事吧?
2. Only three customers remained in the bar.
【原译】只有三个顾客留在酒吧里。
【评析】上述翻译在意义上并没有差错。但是,考虑到汉语的习惯表达,这里我们也可以采取反译法,将其翻译成:“酒吧里只有三位顾客还没走。”反译后,译文的表达更加自然。
【改译】酒吧里只有三位客人还没走。
转换法的应用
3. There are two words “No Smoking” on the wall.
【原译】墙上有两个单词:禁止吸烟。/ 墙上有两个字:禁烟。
【评析】英文原句非常容易,但是有些译者在翻译时因不懂转换,从而出现了上述不妥的翻译。由于“No Smoking”翻译成中文是“禁止吸烟”四个字,因而我们在翻译英文中的“two words”时,要进行适当转换,使之符合汉语的习惯和逻辑。而少数译者为了顾及原文中的“two words”,将“No Smoking”翻译成“禁烟”,这也是错误的,因为“禁烟”与“禁止吸烟”的意思截然不同。由此可知,在进行英汉翻译时,我们不应受原文框架的束缚,而要根据汉语特点,大胆打破原文的字面意思,进行合理转换。
【改译】墙上有四个字:禁止吸烟。
4. His failure to answer questions made the police suspicious.
【原译】他回答问题的失败使得警察怀疑。
【评析】这句英语不难理解,若有难点的话,那就是如何使译文更地道。上面这句译文的最大问题就是过分忠实原文,因而显得极其生硬。这里如果我们采用“词性转换”的翻译技巧,将名词“failure”译成汉语中的否定副词“未能”,便会使译文流畅自然。
【改译】他未能回答出问题,这引起了警察的怀疑。
选词法的应用
5. Don’t cough more than you can help.
【原译】不要咳嗽超过你能控制的程度。
【评析】上述译文在意义表达方面基本接近原句含义,但是翻译腔极重,表达不够地道。翻译时,我们不能受到原文字面意思的约束,而要在理解原句含义的基础上,进行恰当的选词和转化,译成琅琅上口的汉语。
【改译】能不咳,就不咳。
6. He is the last man I want to see.
【原译】他是我想见的最后一个人。
【评析】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要理解原句的字面意思并不难。但如果我们直接译成字面意思,则让人难以理解。因此,翻译这句话时,要仔细斟酌,选择恰如其分的词语来表达,翻译时既要使语气准确,也要使意义到位。
【改译】他是我最不想见的人。/我见谁都不想见他。
拆译法的应用
7. He tried vainly to put the pieces together.
【原译】他徒劳地试图把碎片拼在一起。
【评析】上述译文虽然能够让人读明白,但是显得有些杂糅。如果我们在翻译时学会使用“拆译”的技巧,将修饰“try to put the pieces together”的副词“vainly”单独提出来翻译,则问题可以迎刃而解。
【改译】他想把这些碎片拼起来,结果白费力气。
8. She slept off a headache.
【原译】她利用睡眠消除了头痛。
【评析】“sleep off”的意思是“通过睡眠消除某种不舒服的状态,通过睡眠治好”。因而很多人将这句话直接翻译成:“她利用睡眠消除了头痛。”这样的译文显然不符合汉语习惯。而之所以有这样的译文,主要在于译者不懂翻译技巧,受原文形式的束缚,不敢打破原文的结构框架。原句中的“slept off a headache”其实包含两层含义:①她睡觉了;②她的头痛因此没有了。因而,我们可以采用“拆译”的技巧,将其译成:“她睡了一觉,头不痛了。”
【改译】她睡了一觉,头不痛了。
综观上述各例,清点种种不足,主要是想提醒有志于学好英语或准备从事翻译工作的学习者们,要在日常学习中了解英汉双语各自的语言特色以及语言背后的深层含义或文化内涵,打好坚实的语言功底;同时,还要掌握一定的翻译技巧,使译文更加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