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行的英语四、六级考试的听力题中,客观选择题所占的比重很大,分别各含25题,客观选择题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那么,考生该如何应对听力题中的客观选择题呢?这类客观题的具体题型包括短对话、长对话和段子题三类。针对这类客观性试题,笔者建议考生采用“五步法”解题:看—猜—听—记—选。
第一步: 看
由于目前英语四、六级考试采取的都是“纸笔”形式,考生应利用录音播放题目要求的时间和多余的答题时间看题目选项,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预读题目选项”。这一步有利于考生预先猜测录音中对话或文章的主题,对解题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那么该如何“看”选项呢?考生在看选项时,应着重看其中的实词和重复出现的词,因为这些词最能反映对话或文章的主题。确定好主题和中心之后,考生就能有的放矢地去听录音材料,把握出题点,从而更加顺利地解题。
对于短对话部分,由于每个短对话对应一个题目,所以考生在预读选项时只需单独看一道题的四个选项。以2010年12月英语四级考试听力题第15题(短对话)为例:
15. A. The woman knows how to deal with the police.
B. The woman had been fined many times before.
C. The woman had violated traffic regulations.
D. The woman is good at finding excuses.
解析:根据选项中出现的实词police、fine、traffic regulations等,考生可以确定这个短对话是与交通有关的场景,而历年有关交通场景的考题有个惯常思路,即“交通规则要遵守,超速红灯罚款收,机场汽车最常见,交通事故把伤受”。带着这样的场景预期和解题思路去听录音材料,考生自然就能做到有的放矢了。这道题考查的正是由于闯红灯而被处罚的话题场景,符合预期。
对于长对话和段子题部分,由于每个长对话或段子题都对应若干个题目,所以考生需要快速预读每个对话或文章下所有题目的选项,即联合预读。联合预读不仅能帮助考生猜测对话或文章的主题,也能让考生大概了解对话或文章涉及几个分主题,甚至能分析出提问的内容。
第二步: 猜
预读完题目选项之后,考生做题的第二步便是“猜”。所谓“猜”不是胡乱地、无序地“撞大运”,而是基于统计学和测试学的基本原理,在大量分析英语四、六级真题的基础之上进行科学推测。当然,“猜”的目的并不是要考生仅仅根据选项就猜测出哪一个是正确答案,而是缩小正确答案的选择范围,并根据选项猜测录音中该题目所要提问的问题,为下一步的“听”(最为重要的环节)做好铺垫。那么,考生该怎么“猜”呢?是否有规律可循呢?笔者在此给考生介绍两个原则。
1. 关联原则
所谓“关联原则”,指的是某几个选项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关系,考生可以利用这一点来帮助缩小正确答案的选择范围。由于出题者是在知道正确答案的基础之上来编其他干扰项的,因而这些干扰项或多或少会和正确答案相联系:或与正确答案相近,或与正确答案相反。因此,考生在看选项时,应多关注四个选项中相似或相反的选项,正确答案有可能就在其中。以2008年12月英语四级考试听力题第18题为例:
18. A. He is confident he will get the job.
B. His chance of getting the job is slim.
C. It isn’t easy to find a qualified sales manager.
D. The interview didn’t go as well as expected.
解析:首先,通过看四个选项,考生可以确定对话的主题与工作面试有关。然后,了解四个选项的大意后,考生可以发现,选项A和B都是侧重讲“他得到这份工作的几率有多大”,而且两者是意义相反的关系。此时,考生要提醒自己正确答案很可能就是选项A或B,在听录音时应关注有关“得到工作的几率”的内容。
2. 逻辑原则
如果四个选项中有两个存在包含或者类推的逻辑关系,考生在预读时就要特别留意。从测试学的角度来说,这也是出题方法之一。对于这种易混淆的选项,考生可利用逻辑分析的原则做出正确判断。正确的答案通常是那个外延更大、更宽泛的选项。以2010年6月英语四级考试听力题第15题为例:
15. A. He understands the woman’s feeling.
B. He has gone through a similar experience.
C. The woman should have gone on the field trip.
D. The teacher is just following the regulation.
解析:首先,根据关联原则,考生可判断出,较之其他两个选项,选项A和B之间的关系更为密切。这两个选项在意义上有些贴近,很多考生不知道选项A和B中哪一个是正确选项。这时,就要用到逻辑原则了。通过分析选项A和B之间的逻辑关系,可以判断出选项A的意思包含着选项B的意思。选项A的意思是“他了解这位女士的感受”,选项B的意思是“他有过类似的经历”。如果男的说话人说自己有类似的经历,那必然了解这位女士的感受,但反之则不亦然。因而,此处选项A的外延要比选项B大,选项A是正确选项。
需要指出的是,这些原则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无法百分之百适用于所有的题目,考生需要结合听到的录音内容灵活使用。
第三步:听
既然是考听力,“听”当然是最为关键的一步。考生在听的过程中要注意听的技巧,具体来说,就是“听什么”以及“怎么听”。下面笔者分两类情况来介绍听的技巧:一类是短对话,另一类是长对话和段子题。
1. 短对话
短对话的难点在于“速战速决”,要求考生具有快速的听觉形象反应,否则容易出现“断听”和“偏听”的情况。考生在听短对话时,要重点关注以下几点:
① 回答。在短对话部分,80%的出题点都集中在回答者的话中,因而,考生应更加关注对话中出现的回答,尤其是回答者话语中的第一个词或句子,这些地方往往是出题点。
② 转折提示。在听录音时,考生要特别注意转折词汇后面的内容,这些内容非常有可能成为出题点。常见的转折词是but、however等,表示委婉转折的词汇主要有in fact、actually、as a matter of fact等,对此考生要多加留意。
③ 建议。如果短对话中出现了提建议的内容,则建议的内容必考,考生对此应加以重视。表示建议的信息提示词包括advise、suggest、recommend等。此外,短对话中还会常出现委婉建议的表达,如“If I were you, …”“If I were in your shoes/position, …”“Do you mind …”等。
④ 言外之意。考生在听的过程中要注意体会回答者的言外之意,留意回答者的语气语调、使用的关键性“小词”以及录音上下文语境,从而选出正确答案。请看2010年6月英语四级考试听力题第17题听力材料原文和问题(短对话):
W: You’re taking a course with Professor Johnson. What’s your impression so far?
M: Well, many students could hardly stay awake in his class without first drinking a cup of coffee.
Q: What does the man imply?
解析:由这道题题干中出现的imply可知,该道题考查的是回答者的言外之意。在对话中,回答者使用了“could hardly stay awake”来表述自己对教授授课的印象,这里的考查点是“hardly”一词,该考查点属于常考的“否定之不见否定词”的“小词”系列。英语四、六级考试的听力部分常利用“小词”来出题,考查考生听言外之意的能力。在听的过程中,考生需要格外注意这样的“小词”,如hardly、barely、beyond、be far from、scarcely等。
2.长对话和段子题
长对话和段子题这两种题型的听力材料篇幅很长,而考点只涉及其中的3~5句话,这就使得考生难以把握出题点。对于这两种题型,笔者建议考生利用下列原则来抓住出题点所在的句子。
① 首尾原则。一般来说,录音的开头和结尾都会是出题点,考生要集中精力听长对话或段子题文章的首尾句。
② 顺序原则。一般来说,长对话及段子题的出题顺序与行文是保持一致的。
③ 信号词原则。跟短对话一样,当录音中出现表示转折、因果、比较等关系的词汇时,考生要多加留意,这些词汇所在的句子很可能会是出题点。
④ 插入原则。长对话和文章有时会插入某人(学者专家或相关人士)的评论,或者插入一段内容说明某人做了某事等。这时,考生要仔细听辨这些人的点评或所做的事情,这些地方常常是考点所在。我们来看2010年12月英语六级考试听力部分Passage One里的一段原文:
Surrounded by an open ocean, it is also vulnerable. But Antarctic experts disagree strongly on just how unstable it is. Now new evidence reveals that all or most of the West Antarctic ice sheet collapsed at least once during the past 1.3 million years, a period when global temperatures probably will not b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y are today.
解析:考生可以看到文中变色部分的句子既含有转折信号词,也涉及上文提到的“插入原则”。文章前面讲的是冰川融化和冰层的不稳定,此处插入的是南极洲研究专家的观点和意见。而第27题(What did scientists disagree on?)就是针对这句话提问的。
第四步:记
“记”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听前标记和边听边记。
1. 听前标记
在听录音之前,考生预读题目选项的时间有限,短期记忆的能力亦有限,所以,考生在预读的时候最好对选项中的关键词进行标记,这可以起到提示主题的作用。在进行第二步“猜”时,对于推测可能是正确答案的选项,考生也需要用符号做标记,以便于在听的时候起到提示作用。
2. 边听边记
考生在听的过程中也要进行标记。当听到与某个选项内容重合的话时,该选项就很有可能是正确选项,这属于听力中的“听即原则”(听到什么选什么)。另外,当考生听到与某个选项是同义关系的话时,说明该选项也很可能是正确选项,这属于听力中的“同义替换原则”。对于这两种情况,考生都要对相关选项做好标记。
第五步: 选
在最后一步“选”答案时,考生需要把握两个原则。
1. 速度原则
在听力考试中,题与题之间的间隔时间约十五秒钟,考生不能把间隔时间全部用于做题。正确的方法是用一半时间快速作答,另一半时间读下一道题的选项。即使某道题不确定要选哪个选项,考生也千万不要一再纠结,否则会影响后面的作答。记住泰戈尔的一句经典诗句:“If you shed tears when you miss the sun, you also miss the stars.”
2. 初选原则
一般来说,考生答完听力选择题后,不要再回过头去检查和修改自己不确定的题目,除非能完全肯定一开始选的答案不正确。根据统计学原理,对300个学生进行采访并对其试卷进行分析后的结论表明:在大多数情况下,改动越多,总体错误率越高,请考生切记。
作者简介
钱希,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优秀教师,西安交通大学讲师。主讲新托福听力,四、六级听力,专四、专八听力,考研写作和考研复试等课程。博客地址:blog.sina.com.cn/shirleyqx